一部大部頭作品或許真的是一場災難。對于讀者來說,大部頭會讓他的頭腦混亂已極,會使他的心靈受到海嘯地震的危害。希羅多德的作品對于現今被手機媒體娛樂沖擊戕害的我們來說更是如此,讀者或許會再次感受到馬爾克斯《百年孤獨》中關于起名的迷宮所帶來的苦惱。但這也許還不是最大的阻礙?!栋倌旯陋殹分械娜嗣蛟S會讓一些讀者放棄它,《歷史》卻能讓人全部讀完。因為《歷史》更像是許多條微博或者博客文章的集合——既然許多人說它瑣碎、硬湊——那么就沒理由不會讀完他的博客,如果讀者喜愛故事的話。
如今我們更愛刷刷新聞或者段子,但那不是生活必需,只是娛樂的一種,因此盡管看了很多新聞,聳人聽聞的事情卻往往能夠喧囂輿論。人們早上看下午忘使得他們很難在腦子里對類似事件進行歸納整理,思考發現事情背后的規律。這樣的能力并不使人人成為思想家哲學家,不一定要能說出來寫出來,但能使人在滑進危言聳聽的泥沼之前穩住陣腳。
這樣的能力卻恰恰是閱讀《歷史》所必需的,一個博客作者往往有他自己一以貫之和發展的觀念和“哲學”,對《歷史》中的許多故事進行對應觀照我們也能揣摩到希氏的哲學教育。
通用的“希波戰爭史”這個副題有相當大的誤導,會令讀者以為書里所寫的不過是波斯帝國與希臘地區的戰爭經過和結局。但這不過是希氏著作藍圖中的一部分,甚至是無足輕重的一部分。盡管這部分占了全書一半篇章,但我們應該發現在這部分里軍事的描述并不為重,且有含糊和斷層的地方,在這部分,他也總是不失時機地穿插許多故事。
許多經典作品的開頭總是不容忽視,在開頭作者總是概括、暗示了他所要寫的所有:“其所以要發表這些研究成果,是為了保存人類過去的所作所為,使之不至于隨時光流逝而被人淡忘,為了使希臘人和異族人的那些值得贊嘆的豐功偉績不致失去其應有的榮光,特別是為了把他們相互爭斗的原因記載下來?!?/p>
讓我們這段話精簡一下,他所要寫的,首先是人類能夠永久流傳的“東西”,其次是希波戰爭的原因。
人類能夠永久流傳下去的東西是什么呢,他似乎并沒有明說,我們也許可以通過故事里人物對話中格言一般的話語來發現關于倫理、政治、智慧等等關于一個人并且是一個公民應該懂得的東西。這可以說是直接告訴我們的,通過故事,他還有間接告訴我們的,比如巨吉斯的故事和他的后代克洛伊索斯對“美”和“幸?!钡挠蠓矫媸窃趺催_成內在統一的呢……以巨吉斯的故事開始,以薛西斯的“風流韻事”結束,這兩個故事有什么深層次含義嗎……
《歷史》表面上是以時間順序敘事寫作,但他穿插的故事卻破壞了時間順序,這些故事互相呼應,像滿是鏡子的房間,像一幅撲克,無窮無盡,做到了真正能夠永久流傳?!栋倌旯陋殹放c它在深層次上不無聯系。正因如此,閱讀過一遍之后,這本書可以在任意地方打開,找到一個線頭,盡情地去閱讀。所謂思想是可以說清楚的,但故事的美并不只在思想,它有它的結構和形式,從結構和形式里它有說不盡的盡頭。
吉本的贊譽是“《歷史》有時候是給兒童看的,有時候是給哲學家看的?!?/p>
寫給兒童看的,已經從許多“怨言”中得到了部分回答:故事性太強,甚至過于瑣碎,且不太可靠。而兒童是愛聽故事的,《歷史》中許多故事和后來的經典民間傳說和童話都有相似之處,如果單把其中的故事拿來講給兒童,相比兒童一定會喜歡。
不能否認故事是兒童教育中極為重要的事情,是最先對兒童進行教育環節。這就牽扯到如何為兒童選擇故事、以怎么樣的標準去選擇的問題。又要回到作品開始的那段話了,而這問題也就被回答了。